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挑战、战略及核心理念
一、迎接数智化时代对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挑战
“数智化转型”是一个利用数字技术、人工技术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链条的改造过程,主要通过深化数字技术、人工技术在生产、运营、管理、营销等各个环节的应用,实现行业、企业以及产业从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到数智化的发展。
当下,整个数智化的浪潮正在改变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我们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也正在加快驱动现代大学的转型与变革。推进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可从四个方面实现“数智化转型”与变革:
一是创造条件,从理念观念、硬件软件、资金资源等方面建设智慧校园。
二是开展新的专业布局,推进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
三是教师教育教学方式和教师发展要主动适应数智化时代的新挑战。
四是大学管理和大学管理者领导和服务方式需要变革。
二、构建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的产教融合战略体系
高校要“跳出教育看教育”。应用型大学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建设与发展,需要系统化、整体性的顶层设计,全面构建高水平或者应用型大学的产教融合体系。这一体系大致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型特色学院
现代产业学院是一种典型的产教深度融合、具有地方产业特色、具有学校学科专业特色的特色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实际上也涉及学校产教融合的平台载体创新,涉及学科专业集群、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科研工作、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创新。
(二)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型专业(集群)
应用型院校的专业集群建设强调亲产业性,强调紧密对接地方或区域产业集群,专业集群是深化产教融合的一个重要抓手。产教融合的推进,专业集群的建设,都会去关注资源、平台、机制、内涵建设等关键要素。所以,应用型大学要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型的专业,或者是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型的专业集群。
(三)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型课程
产教融合型课程强调从实践环节入手,内容源自行业企业真实的工程问题、工程项目,也就是所谓的“真题真做”,要学生置身真实情境、真实工程问题,注重对学生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融合多学科知识,能够处理具有复杂性、挑战性的问题。
(四)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型基地
改变传统单一的实习基地建设的观念和做法,切实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实践,即“四实”。常熟理工学院“五合一”基地为学生提供教育实习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基地、教师产学研合作基地、教师业界研修基地、学生校外导师来源基地、学生就业基地的“五合一”,聚焦育人和人才成长的目标。基地建设具有人才培养、师资培养等多种功能,把基地建设与利用基地的多功能化、复合化、综合化等结合起来。
(五)加强产教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
应用型大学的师资要有来自高校、行业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即师资来源多元化。对于高校来说,更要使这些多元的师资互学互融,要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比如,江苏高校推行遴选产业教授的机制,让产业教授在高校产教融合特色学院、专业、课程建设上发挥作用。江苏高校也在派驻教师到企业挂职“科技副总”。实际上,这就是高校的一批博士、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去行业、企业研修、锻炼和学习。
(六)加强产教融合的机制建设
应用型大学深度推进产教融合需要建立并形成产教融合建设的体系、制度和运行机制。比如:要健全以产教融合驱动学校变革的机制,变革相应的学校的组织体系、管理体制、工作机制;要建立学校资源筹措与配置的机制,建立基于产教融合理念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监测、评价机制等。
三、确立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所需的核心理念
理念、观念的问题是制约应用型大学向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和一流目标迈进的一个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应用型大学突破传统常规,更新理念观念,深化向应用型转变,需要确立以下五大核心理念。
(一)学习的理念
美国著名学者伯顿·克拉克提出大学“要建立强驾驭力的领导核心团队”。应用型大学领导核心团队特别要率先学习、主动研究,领导核心团队要以上率下,形成开展院校发展研究、工作研究的氛围。没有学习与研究,就没有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新理念的确立。所以,对大学人来说,首要的是做好学习、加强对教育规律的研究。而且,这种学习应当是真学习,是持续深入的学习,不是短期的、浅尝辄止的伪学习。
(二)开放的理念
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实际上也是开放型大学。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开放的观念。开放型也指“开放性、开放式、开放态”观念。高校要确立开放发展的观念,眼睛要向外、向上,积极主动寻求各方的资源支持,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能力和服务所在区域、城市的能力,这就是开放的观念。二是开放的战略。比如说,学校在发展规划中要明确确立实施“开放兴校”战略、校地互动发展战略、产教科融合战略、校城融合发展战略,等等。三是开放的素养。高校的领导干部和教师乃至学生,要有开放的视野、胸襟、气度、气质,要有开放的战略、路径、方式、方法,这些可概括为开放的素养。四是开放的面向。怎么去开放,面向谁开放,则要把握“四性”,即地方性、区域性、行业性、国际性。我们面向办学所在的城市、所在的区域开放,面向我们学校服务的主要行业企业开放,面向国际开放。五是开放的机制。无论学校是部省共建、省市共建,还是校地共建、校企共建,学校跟政府、行业、企业的合作,都要建立相应的开放办学的机制。六是开放的内容。它涉及高校各个职能与高校办学各个方面的开放,特别要落实到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课程改革上。七是开放的程度。高校要主动与政府行业、企业、事业单位交往、交流、交融,从互动到合作再到融合,做到“在互动中合作,合作中融合,融合中发展”。
(三)锐智的理念
锐智实际上就是敏锐、敏感、智慧,是大学对国家、区域、地方战略需求的快速、敏捷、准确、适切的一种反应。国家首批50个现代产业学院涉及49所高校,其中东莞理工学院获批了两个现代产业学院,江苏有近10个。首批50个现代产业学院中,东部高校占了大多数。可见,这些高校的敏锐度、积极性更高,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方面反应更快,也更为“锐智”,对国家、区域、地方的战略,对市场发展的需求,有高度的敏锐性,对数智化时代的到来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要有很强的敏感度。学校的发展同样需要很强的适应性、引领性。
(四)集群的理念
要确立“集群发展”的战略和“集群发展”的理念,集群发展特别需要有一种前瞻性、开拓性、系统化、体系化的战略思维。集群涉及城市集群、产业集群、高校集群、学科集群、专业集群、课程集群、产业学院集群等多个方面。比如:高校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持续推动学科专业“适应性调整、战略性布局和结构性变革”,推进产业、学科、专业、课程“集群式发展、一体化建设”。如果说这是应用型大学专业集群自身建设的体系,是一个“小体系”的话,那么,应用型大学由专业集群、学科集群、产业集群、现代产业学院集群构成的“四位一体”集群体系,就是一个“大体系”。这一集群发展的“大体系”是要对接契合并主动融入城市集群、高校集群中去的。
(五)融合的理念
产教融合当然是其中应有之义,对于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来说,还有科教融合、学校与区域或地方融合、学校与所在城市融合、校政行业融合、学科与专业融合、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专业与信息技术融合等多方面的融合发展。在未来大学建设过程中,“融合发展”无处不在,所以要确立融合发展的理念、战略、思路、举措及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来有效应对应用型大学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各种挑战。
摘编自教育部评估中心微信公众号12月20日
聊大要闻
-
聊城市副市长王刚来我校调研2024-05-17
-
聊城大学顺利完成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暨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达标测试2024-05-17
-
【提质增效 重点突破】聊城大学与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2024-05-17
-
【提质增效 重点突破】聊城大学在第九届国际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中获特等奖2024-05-16
-
【提质增效 重点突破】聊城大学学生社团受邀参加团中央“12355爱‘心’百校行”启动仪式暨首场活动2024-05-16
-
聊城大学举办陈黄龙同学见义勇为事迹分享交流会2024-05-16
-
【献礼校庆50周年】北冰洋研究中心主办的《北冰洋研究》第七辑出版发行2024-05-15
-
党委中心组开展2024年第六次集中理论学习2024-05-15
-
【提质增效 重点突破】聊城大学在2024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实现新突破2024-05-15
-
【提质增效 重点突破】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2024-05-14